神经纤维瘤病临床五大特点
神经纤维瘤因临床表现呈多态性,将本病区分为8个类型:Ⅰ型即经典型,占85%~90%;Ⅱ型为中央型,表现为双侧听神经瘤伴少量色斑;Ⅲ型为兼有皮肤多发性结节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;Ⅳ型为伴有色斑的弥漫性神经性肿瘤;Ⅴ型为局限性的常有色斑的神经纤维瘤;Ⅵ型则只有色斑,此型多不具遗传性;Ⅶ型为迟发性,多在20多岁以后出现异常;上述之外的则为Ⅷ型。本病瘤样结节生长缓慢,有时可自动停止,但国外报道有10%~15%恶变率[2],多数恶变为神经纤维肉瘤、恶性神经鞘瘤,偶尔恶变为横纹肌肉瘤、血管肉瘤等。
恶性神经鞘瘤少见,源于神经鞘的雪旺氏细胞,多为单发。既可原发恶性,亦可由良性神经鞘瘤恶变而成,尚有26%同时伴发神经纤维瘤病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诊断甚易,但目前尚无特异治疗,如无恶变,除影响外观外,可长期带瘤生存,对生命不构成威胁,但应长期观察。倘若伴发恶性神经鞘瘤则首选以手术为主包括放化疗的综合治疗。恶变后为低度恶性,合理及早治疗,尚有一定的远期存活率。
恶性神经鞘瘤少见,源于神经鞘的雪旺氏细胞,多为单发。既可原发恶性,亦可由良性神经鞘瘤恶变而成,尚有26%同时伴发神经纤维瘤病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诊断甚易,但目前尚无特异治疗,如无恶变,除影响外观外,可长期带瘤生存,对生命不构成威胁,但应长期观察。倘若伴发恶性神经鞘瘤则首选以手术为主包括放化疗的综合治疗。恶变后为低度恶性,合理及早治疗,尚有一定的远期存活率。
典型病例